中国股市杠杆 Ta们读城丨焕新改造发现建筑痕迹 唤起天津劝业场百年记忆_华世奎_历史_载振
“不到劝业场中国股市杠杆,枉来天津卫”一句话道出了劝业场在北方人、在天津人心中的地位。1928年开业的劝业场是老天津的地标性建筑,也承载着天津几代人的记忆和乡情。
当前,劝业场修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。随着现场勘查工作不断深入,天华景戏院、天乐戏院、天露茶社等旧时建筑痕迹重新显露,历史痕迹与图纸记载逐渐形成闭环,其尘封的历史记忆也被唤起。
近百年的岁月中,天津劝业场曾经历了怎样的过往?著名学者、民俗专家由国庆先生通过查阅史料、悉心研究,还原了劝业场的百年历史记忆。
高星桥创建 庆亲王起名
夏日炎炎,和平路、滨江道上依然人头攒动,一处被灰色围挡包围的建筑正在进行修缮,这里就是天津的地标性建筑劝业场。围挡的外侧临时展示着劝业场近百年的历史,不少游人在建筑下拍照。
展开剩余87%近日,劝业场修缮团队公布,随着现场勘查工作不断深入,在拆除后期装饰层后,劝业场“八大天”中部分原始建筑痕迹重新显露,为相关领域研究奠定了系统性的原始实物资料基础。
劝业场跨时空“解码”工作仍在继续,这座近百年历史的建筑上演过怎样的商业故事,它因何成为天津几代人的乡情呢?
著名学者、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,说到劝业场,不得不提井陉煤矿买办高星桥。高星桥祖籍江苏南京,他的祖父北迁天津定居,最初开铁铺打制铁具谋生。高星桥生于清光绪七年(1881年),自幼随父亲学打铁,曾在老城里上过几年义学,后随其兄在铁路上当司炉,不久又在煤矿当司磅员。高星桥头脑灵活,在煤矿期间粗通德语,受到矿上主管汉纳根器重,一路晋升为售煤处经理。
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德国战败,汉纳根即将回国,临行前他慷慨资助了高星桥。借此契机,高星桥投身房地产领域,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与丰富的经验。
20世纪20年代,高星桥将目光投向了法租界 21 号路的一片空地。此地当时虽略显荒芜,但高星桥笃定这里未来必成商业旺地。于是,他斥资十万四千元大洋,从英国先农公司手中购得这片五亩二分的地皮,决定筹建综合商场。
劝业场的第二股东是庆亲王载振。在天津劝业场的创建过程中,载振看到了商场的巨大潜力,并决定参与其中,出资入股。
1926年,天津劝业场启动筹建,该项目由天津工商大学工学院教授、法国建筑师保罗·慕乐倾力设计。1928年,劝业场主体建筑建成。
高星桥采纳载振之意,将大楼定名为“劝业商场”,这四个字包含着“劝吾胞舆,业精于勤,商务发达,场益增新”四言联句的建场精神。
开业前,劝业场在天津各大媒体不断刊发广告,“华北第一高大商场”“包罗万有、商业中枢、交通便利、建造安全”等宣传词句再配上商场内外照片,着实引人入胜。1928年11月,《北洋画报》记者写了一篇《行将落成之天津劝业场》,称“本埠法租界将有大规模之商场游艺场大饭店之组合出现”。
1928年12月12日,天津劝业场大楼开业,场内醒目地悬挂着由书法家华世奎亲笔书写的“天津劝业商场”招牌。当时,高星桥以每字100大洋的价格请华世奎写这一招牌,无需字体缩放,华世奎根据牌匾的实际尺寸原大书写,传说是在三张拼起的八仙桌上完成的。华世奎题写的匾额保存至今,已经成为天津劝业场的一块金字招牌,也是“中华名匾”。
“八大天”各具特色
劝业场楼高三十三米,主体五层,转角处则巧妙地设计成七层,大楼的外立面采用坚固的石材进行饰面。七层之上,一座塔楼巍然矗立,这座塔楼的主体由两层精美的六角形塔座、两层圆润的圆形塔身,以及一个穹隆式的塔顶精致组合而成,塔楼的顶端还装设了旗杆和避雷针。
开业之初,劝业场就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丰富的业态,开创了北方综合性商场的先河,被誉为“城中之城,市中之市”。日用百货、洋广杂货、绸缎布匹、钟表照材、金银首饰、文房四宝、古玩玉器等皆为齐备,有多业态商店300余家。
这里不仅是购物的天堂,而且在商场的规划上独具匠心,一、二楼为各类店铺,同类商店不超过 4 家,保证了商品的多样性与独特性;三楼除了珠宝古玩商店外,还设有西餐馆、山东饭庄、茶点店及球房,满足顾客的餐饮和休闲需求。
而最令人瞩目的,当数四、五、六楼的“八大天”—— 天宫影院、天华景戏院、天外天屋顶花园、天乐戏院、天纬台球社、天纬地球社、天露茶社、天会轩。“八大天”各具特色,共同构筑起一个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乐园。
天宫影院是当时天津较为先进的电影院,拥有 700 多座位,这里上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;天华景戏院是京剧名角的汇聚之地,梅兰芳、马连良、尚小云等京剧大师都曾在此登台献艺;“南有上海大世界,北有天津八大天”,天外天屋顶花园是露天电影、曲艺、戏曲的演出场地,与上海大世界齐名;天乐戏院是天津最早演出评戏的正规剧场,后来改演曲艺,其中以“相声大会”最为火爆;天纬台球社是天津最大的台球社;天纬地球社是保龄球场地;天露茶社是人们品茶、聊天、听书的去处;天会轩是一个小型剧场,专演文明戏。
历史上的天华景双层看台影像照片
历史上天乐戏院的影像照片
历史上天露茶社的影像照片
“八大天”深受市民欢迎,日夜爆棚。学者由国庆又是一位故纸收藏家,他收藏有一份1941年12月16日的劝业场天华景大戏院的戏报,通过广告可知,当天的午戏(早场)有《清河桥》《马上缘》《胭脂褶》和《大侠白泰宫》等;夜场上演《滚鼓山》《三本西游记》。
由国庆先生收藏的天华景戏报
1941年12月前后,天华景大戏院午场和夜场的票价相同,4楼、5楼一律4角,6楼3角,孩童也需购买全票,随票还代收1角茶水费。包厢票价较贵,为3元8角,茶水费在内。知名的中原公司、德昌线店等数家百货店、药庄也依托天华景的戏报刊登广告。据天华景戏单上的周边广告另外可知,戏装照相已经出现在天津。
焕新改造迎接下一个百年
“八大天”为劝业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,这座购物与文化休闲兼营的商场,在当时的华北地区绝无仅有,凭借这一大优势,劝业场获得了超高的人气和丰厚的收入,从此进入了空前繁华的鼎盛时期。
抗战期间,战火纷飞、经济萧条,劝业场随之衰落,只能惨淡经营。新中国成立后,劝业场才重新焕发了生机,再次跃居天津大型零售百货商场的首位。
劝业场的经营理念一直是:与顾客交朋友,真诚奉献服务。虽然“大牌云集”,但是“一分钱的买卖也要做”,比如在这里,顾客能买到家具、自行车、缝纫机、电视机、手表,可以用一分钱购买两根针、一绺线,或三个扣钉、五个曲别针;三分钱就能灌满一小瓶鸵鸟墨水,六角钱就能买到一卷简装的120胶卷。此外,商场还提供了一百多项便民服务措施,如商品拆零销售、钢笔修理等。
提起劝业场,很多老天津人还会想到天祥市场。20世纪60-70年代,天祥市场跟劝业场连通,两个楼连在了一起。“天祥市场曾是老天津旧书业的一方宝地,影响很大。”由国庆记得,昔日,那里的书摊一个连着一个,没有一个摊位是空的,人们站在书摊前看书,能看到很多珍贵书籍,包括一些古籍善本、稀缺的历史资料等。
著名作家孙犁曾说过,买书的兴趣就像蔓草生长一样,不知会窜到哪里去,老天津天祥市场可谓滋养这“蔓草”的福地。孙犁后来忆述老天津旧书摊时称:“那些书贩用木板搭一书架,或放一床板,上面插列书籍,安装一盏照明灯,就算是一家。各家排列起来,就构成了一个很大的书肆。也有几家有铺面的,藏书较富。”
时光流转至 1994 年,劝业场迎来了一次重大的扩建升级。新厦的建成,使其建筑面积达到了 5.6 万平方米。此次扩建不仅扩大了商场的规模,还进一步丰富了业态和品牌,新厦引进了更多的国内外知名品牌,年销售额增加9亿,连续6年在全国名列十强。
历经近百年风雨洗礼,天津劝业场虽依旧矗立在城市中心,却难免在岁月的侵蚀下显露出沧桑之态。为了让这颗商业明珠重焕光彩,2024 年,劝业场修缮工程启动,在经历焕新改造之后,劝业场将以全新面貌迎来下一个百年。
(感谢著名学者、民俗专家由国庆先生提供学术支持 部分图片为由国庆拍摄 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)中国股市杠杆
发布于:北京市